形态描述
体型中等大小,长约180mm;后足长32mm;耳长约30mm。颅长40~46mm;颧宽21~23mm;后头宽约19mm;腭长约14.8mm;眶间宽约5.5mm;上颊齿列长7.4N8.6mm。
夏毛:体背面呈均匀铁灰色;鼻上面和额与体背面毛色一样,但微带浅黄色调,耳后方各有1淡黄色毛区,两者几乎在颈项相接,在耳基部前端有1簇淡黄色长毛;耳内侧具有稀疏的浅黄色短毛条纹,其周围黑色,耳缘白色;足背面灰色带弱浅黄色;体腹面深灰色,毛尖带白色,毛基深灰色。冬毛:体背面灰色;体腹面毛尖灰白,无弥漫的浅黄色;耳缘淡褐色;头和体侧无任何赤褐色调。
颅骨上部呈拱形。左右额骨前端各有1小卵圆孔,略在眼眶中部水平前面。腭桥前缘中间有1明显尖突。门齿孔与腭孔汇合呈梨形,两者之间无收缩部分。左右前颌骨在腹面中间不与锄骨相接触。听泡长约为颅长的23%或小些。
夏毛:体背面呈均匀铁灰色;鼻上面和额与体背面毛色一样,但微带浅黄色调,耳后方各有1淡黄色毛区,两者几乎在颈项相接,在耳基部前端有1簇淡黄色长毛;耳内侧具有稀疏的浅黄色短毛条纹,其周围黑色,耳缘白色;足背面灰色带弱浅黄色;体腹面深灰色,毛尖带白色,毛基深灰色。冬毛:体背面灰色;体腹面毛尖灰白,无弥漫的浅黄色;耳缘淡褐色;头和体侧无任何赤褐色调。
颅骨上部呈拱形。左右额骨前端各有1小卵圆孔,略在眼眶中部水平前面。腭桥前缘中间有1明显尖突。门齿孔与腭孔汇合呈梨形,两者之间无收缩部分。左右前颌骨在腹面中间不与锄骨相接触。听泡长约为颅长的23%或小些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本种已记载的有4个亚种,其中有2个亚种分布在我国:
1.指名亚种0. r. roylei Ogilby, 1839
体背面呈淡铁灰色,分布于西藏南部。国外见于尼泊尔和巴基斯坦。
2.中国M种0. r. chinensis Thomas, 1911
体背面铁灰色,比指名亚种的深暗;头和体侧均无赤褐色;耳背面黑色;冬毛:体背面灰色较为鲜明和浅淡。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康定,中部至北部的松播,云南的北部、西部和西南部高原及西藏东部的昌都。
1.指名亚种0. r. roylei Ogilby, 1839
体背面呈淡铁灰色,分布于西藏南部。国外见于尼泊尔和巴基斯坦。
2.中国M种0. r. chinensis Thomas, 1911
体背面铁灰色,比指名亚种的深暗;头和体侧均无赤褐色;耳背面黑色;冬毛:体背面灰色较为鲜明和浅淡。分布在四川西部的康定,中部至北部的松播,云南的北部、西部和西南部高原及西藏东部的昌都。